成华东区医院马长春主任结合自身丰富的肿瘤诊疗经验,总结了四条关于中医抗瘤的常见误区,拨乱反正,帮助大伙儿树立起科学认知。
误区一:中医只能 “姑息治疗”
不少患者认为中医仅适用于中晚期肿瘤的保守治疗,马长春主任明确指出:这是错误认知。
中医在肿瘤治疗全程均可发挥重要作用:早期术后配合中药,能促进伤口愈合、降低复发风险;放化疗期间介入,可减轻恶心呕吐、骨髓抑制等副作用;即使是晚期患者,中医也能通过调理改善症状,延长生存期。
误区二:盲目追求 “以毒攻毒”
部分患者迷信含毒性的抗瘤中药,认为 “药越毒,效果越好”。马长春主任严肃强调:中医用药讲究 “君臣佐使” 与辨证配伍,盲目使用砒霜、蜈蚣等毒性药材,不仅易损伤正气,还可能引发肝肾毒性。
正确的中医治疗应遵循 “扶正祛邪” 原则,根据患者体质与病情,将攻邪药物与扶正药材合理搭配,达到 “祛邪而不伤正” 的效果。
误区三:忽视个体化差异
“千人一方” 是常见误区。马长春主任说:中医强调辨证论治,肿瘤患者因体质、证型不同,治疗方案也需 “量体裁衣”。
如同为肺肿瘤患者,阳虚体质者需温阳利水,阴虚体质者则应滋阴润肺。若不加辨证盲目用药,反而可能加重病情。
误区四:中断治疗急于停药
中医治疗肿瘤是长期过程,但部分患者在症状缓解后便自行停药。马长春主任提醒,肿瘤易复发转移,恢复期需持续服用中药巩固成效,一般建议术后患者坚持调理 2 - 3 年。